《汪精卫与陈璧君》作者:程舒伟/郑瑞蜂.txt
**** Hidden Message *****书名:汪精卫与陈璧君
作者::程舒伟/郑瑞蜂
分类:完本;历史
内容简介:
汪精卫和陈璧君是曾经活跃于中国近代历史复杂多变的政治大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为人们所熟知。在民国肇基伊始,他们作为反清志士名声显赫,曾被人称颂;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他们相识相爱,后结为伴侣,又一时传为佳话;在军阀混战,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时期,他们作为反蒋的投机政客,几经沉浮;抗战时期,他们在投敌卖国的道路上,携手并肩,成为臭名昭著的大汉奸,中华民族的罪人。汪精卫和陈璧君曾有过一段光荣的历史,后来却堕落成中国近代史上典型的反动政客、汉奸、卖国贼,成为活生生的反面教员。他们的结局,给后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教训。《汪精卫与陈璧君》对汪精卫、陈璧君相遇异国,携手革命,刺杀摄政王,勾结袁世凯,成为“总理遗嘱”的起草人,国民党“左派”领袖,及汪被刺内幕,毙命真相,汪、蒋之间的离合、争斗,汪伪巨奸的丑行,汪、陈的私生活做了详尽的叙述。使人们透过他们的活动,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黑暗内幕。
行刺摄政王 名扬中外(1)
穿中装的汪精卫
20世纪初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组织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曾使革命党人为之振奋,东京的同盟会员“莫不激昂慷慨,怒发冲冠,亟思飞渡内地,身临前敌,与虏拼命,每日到机关部请命投军者甚众”。接着,同盟会又在华南沿海和沿边地区连续发动了饶平黄冈、惠州七女湖、防城、镇南关、钦州马笃山和云南河口六次武装起义。革命党人屡败屡战,不屈不挠。但是河口起义失败之后,革命党人中间出现了悲观失望的情绪。“举目前途,众有忧色。询及将来计划,莫不唏嘘太息,相视无言。”转而热心于从事暗杀活动,认为面对残暴的强敌,暗杀可以唤醒沉睡的人民,成为革命的导火线,而且简单易行。因此,从兴中会到同盟会,组织了七八个暗杀团,策划过五十起以上的暗杀活动。其中汪精卫等赴北京刺杀摄政王载沣是一重要行动。
1909年,同盟会进入一个最困难时期,国内多次武装起义均遭失败,《民报》已被查封,章太炎、陶成章等人又在同盟会内部掀起一个“倒孙”运动,诬蔑孙中山贪污经费,并以恢复“光复会”名义进行活动,广大同盟会员也情绪不振,态度消沉。此时,汪精卫提出“杀一虏酋”,“借炸弹之力,以为激动之方”,想用暗杀活动激励人心。于是不辞而别,由新加坡潜回香港后经孙中山、黄兴、胡汉民等人多方劝阻,汪精卫答应暂不行动。孙中山遂命他去日本恢复《民报》,于是汪精卫又到了日本。陈璧君得知消息后,为了追求汪精卫,也以留学为名,到了日本。陈璧君到日本后,和秋瑾、曾醒(同盟会员,黄花岗烈士方声洞之四嫂,人称曾三姑,大革命时期曾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长,晚年随汪精卫投敌)、方君瑛(同盟会员,方声洞之七姐,人称方七姑,后从事教育工作)等人住在一起。她慷慨解囊,把家中带来的钱物交给同盟会,作为活动经费,博得了大家的赞赏。
面对革命党人遭到的屡次挫折,汪精卫甚感焦虑。汪决定“与虏酋拼死”,“谋击一清廷重臣,以事实表现党人之决心。”北上前,他留书与孙中山作别,内称:“欲维持团体,要在努力于事实之进行,则灰心者复归于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