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留影论坛-CNSGLY.NET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CCTV 精校
查看: 270|回复: 0

《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作者:金观涛/刘青峰.txt

[复制链接]

318

主题

51

回帖

121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18
发表于 2024-3-30 08: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书名: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作者:金观涛/刘青峰
分类:完本;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还根据讨论的十大基本观念,整理出十余万字近一百个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意义演变词表。可以说,本书既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政治哲学的重要研究著述,也是十分有用的参考工具书。
《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汇集了金观涛、刘青峰十年来在一系列大型研究计划支持下完成的主要成果。作者建立并利用含一亿两千万字文献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1830-1930),以关键词如“权利”、“个人”、“公理”、“民主”、“社会”、“科学”、“经济”、“革命”等政治术语的统计分析为基本素材,各辅以相关的统计图表,探讨它们对应的西方现代政治观念在中国的引进、演变以及定型过程。不了解这些重要政治观念,就无法理解支配二十世纪中国人的政治思想以及意识形态的建构和变迁方式。


上篇:理论探索
韦伯(Max Weber)把现代化归为理性化,哈贝马斯(Jügen Habermas)则认为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缘于公共空间的兴起。本篇所收两篇文章,是从观念史研究角度提出中国传统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不同于西方的理性化以及儒学式公共空间的兴起,并考察韦伯和哈贝马斯两种理论的普适性。
第一篇文章是研究“理”和“理性”在中国的起源和意义的历史变迁。我们发现,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作为正当性最终根据的“理”就和西方不同,一直以常识理性(即常识和人之常情)为合理性标准和正当性论证结构。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15年,曾出现过类似于西方工具理性的二元论理性主义,但它并不是稳态的。新文化运动中,传统常识理性转化为现代常识理性,成为中国当代社会正当性标准对政治制度和社会行动的合法性论证的根据。
第二篇文章揭示在以儒学为政治文化的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其公共空间形态和西方以个人为本位(私的基本单元)的形态有相当大差别,我们称其为以家族(或父权制家庭)为本位的儒学式公共空间;并勾画出儒学式公共空间自19世纪末兴起并在1920年代衰落的过程。我们用儒学式公共空间的理论假说,提出中国思想转型的三个阶段:“近代”是将现代化纳入儒学的经世致用时期(1830~1895),“现代”是学习西方现代制度建立民族国家时期(1895~1915),“当代”是学习失败和重构观念时期(1915~1930)。其中“当代思想”既是对现代思维模式的批判,亦是对西方引进现代观念之重构。儒学式公共空间这一假说可以有助于理解东亚社会现代化的种种特点,特别是中国当代社会和思维方式的形成。
留不住时光,那就留住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时光留影论坛-CNSGLY.NET

GMT+8, 2024-12-4 01: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