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成长的边界
作者:[加]大卫·爱泼斯坦
分类:完本;学习
简介:
这个时代为什么更需要通才?
人类社会的重大突破,大多都是由身兼多能的通才完成的。达尔文之所以能提出伟大的进化论,要得益于他广泛求知的精神和博物多闻的能力;“苹果教父”乔布斯也曾表示,苹果电脑的优美字体完全得益于他在大学旁听的书法课。
本书横跨体育、教育、音乐、天文、艺术、科学、商业、医学、职场等领域,用世界上最成功人士的案例总结出不同于主流的成长路径,深入剖析过度专业化的弊病,最终对通才在AI崛起时代所具有的重大意义给予肯定。先涉猎后钻研、多方尝试、横向类比思考和坚持自我发现的能力才是这个时代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未来社会趋势万变,我们需要把自己锻造成一把多功能的瑞士军刀,用跨界不断拓展能力范围——成长再无边界,未来无尽可能。
第1章 “赢在起跑线” 的教育狂潮
1945年5月7日,德军的无条件投降,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结束。一年零四天后,拉斯洛·波尔加(Laszlo Polgar)出生在匈牙利的一个小镇——他是一个新家庭的结晶。他没有祖母和外祖母,没有祖父和外祖父,也没有表兄弟姐妹;所有的人都在大屠杀中失去了生命,同时丧生的还有他父亲的第一位妻子和五个孩子。拉斯洛逐渐长大,想拥有一个家庭的想法也越发笃定——他想要的是一个特别的家庭。
大学期间,拉斯洛认真阅读了很多伟大思想家的传记,从苏格拉底到爱因斯坦,目的就是为自己当父亲做准备。他意识到,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失灵,只要让孩子们正确地抢占学习的先机,他就能把自己的下一代培养成天才。拉斯洛的野心不止于此,他更想通过这种做法证明:任何孩子在任何领域,都能被塑造成卓越人才。他只需要一个妻子,能帮助他一起把这个计划付诸实施。
拉斯洛的母亲有一位朋友,其女儿名叫克拉拉(Klara)。1965年,克拉拉到布达佩斯旅行,她见到了拉斯洛本人。拉斯洛并没有用什么欲擒故纵计。第一次见面,他就开门见山,告诉克拉拉自己的计划——他打算要六个孩子,把他们都培养成栋梁之材。回到家的克拉拉跟父母提及拉斯洛时,她的评价不冷不热:“遇到了一个有趣的人”,但是从未想过与他结婚。
拉斯洛和克拉拉继续保持着书信交往。他们俩都是老师,并且都对“一刀切式”的学校教育感到失望,拉斯洛认为,这样的教育只能产出“灰色的凡夫俗子”。一年半的通信之后,克拉拉发现自己的笔友并非等闲之辈。最终,拉斯洛写了一封求爱信,在信的结尾向克拉拉求婚。他们随后结婚,搬到布达佩斯生活,并在那里开始工作。大女儿苏珊(Susan)在1969年降生,教育实验也就此开始。
拉斯洛为自己的第一个天才女儿选择了国际象棋。1972年,美国棋手鲍比·费舍尔(Bobby Fischer)战胜了苏联棋手鲍里斯·斯帕斯基(Boris Spassky),这场对弈被称为“世纪大战”,一年后,苏珊开始接受国际象棋训练。在当时的背景下,这场比赛被视为两国冷战的缩影,国际象棋也因此突然开始流行。按照克拉拉的说法,国际象棋还有一个独特的优点:“国际象棋的结果非常客观,也容易计算。”比赛的结果无非是胜负平,这种积分制的系统可以让你对自己的棋艺水平一目了然。拉斯洛决定,自己的女儿一定要成为国际象棋冠军。
|
|